首  页欢聚一堂朝花夕拾回乡掠影霜枫傲雪闲情逸致秋日悠然
《沂蒙山行》散记之一“沂蒙小调”
2016-05-14

作者:徐家国

沂蒙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就是这首曲调简单、反复咏唱、优美动听的《沂蒙小调》,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最典型的山东民歌曾在全国唱响。
  所以,这首《沂蒙小调》—经唱响,就立刻惊动了整个世界,风靡一时,传唱至今,历久弥新。
  
  而我最早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我还没上学的时候。
  那是在家门口街头的马路边,听到它是从一位光着身子,卖拳头的山东大汉的嘴里唱出来的。
  还有,就是从那些走街串巷的“拉洋片”的山东大叔的嗓子眼里吼出来的。
  
  尽管那歌是由男人唱的,但粗犷豪放的曲调,却在我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但同时,长期以来过去在我脑海和印象中,“沂蒙山”一直是个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如今,《沂蒙小调》已与《茉莉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而蜚声海内外。
  因此,“沂蒙山上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心灵中,成沂蒙大地很有个性的主题形象和闪亮名片。
  
  今天,在沂蒙山区,无论你走到哪儿,不管你是在山里,还是在田间,亦或是在一切有人的场所,你都能听到《沂蒙小调》。
  而此歌的首唱者,则是彭丽媛的老师—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
  而王音璇演唱的、原汁原味的、土得掉渣的《沂蒙小调》曾在山东引起过极大轰动。
  
  自从事旅游业后,我每次听到《沂蒙小调》都会被它那悠扬的旋律所打动,也每次都会被歌词中所描绘的秀丽风光所吸引。
  因此自“改革开放”后,到“沂蒙山”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心头一个挥之不去和难以解开的结,因为既想又怕到那儿去。
  
  关于《沂蒙小调》曾有许多歌手演唱过,但现在最为著名的只有“彭丽媛版”和“大衣哥”“朱之文版。
  
  彭丽媛1980年代表山东济宁艺术学校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以《包楞调》和《我的家乡沂蒙山》名动京城。
  但是,她最初登场演唱的歌曲,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沂蒙小调》,一开口,就技惊四座,获得满堂喝彩。
  
  事隔多年,后来在2012年CCTV央视元宵晚会上,于文华和“大衣哥”朱之文又重新演绎了《沂蒙小调》,又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2016年5月6日晚,我们上海考察团一行,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风尘仆仆的来到了沂蒙山下,入住“沂蒙人家”。
  刚下车,耳边就传来一声声“彭丽媛版”的《沂蒙小调》歌声,让人感到格外的熟悉和格外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