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事
《长春三月抗疫杂记》之一22-03-27随笔雪21-11-09
初晴21-11-09
为京剧振兴助力21-09-01
喜看金蝉21-08-31
下乡劳动的回忆221-07-11
下乡劳动的回忆121-07-07
报名北大荒21-07-01
夏天的回忆21-06-20
夏日闲笔21-06-18
夜梦"买葱"21-05-08
京剧的热衷21-05-06
养鸟趣闻21-05-03
四声杜鹃21-05-03
老山背21-04-12
立春吃春饼21-02-03
随笔积雪20-11-12
随笔出山20-10-31
随笔根与石说20-10-28
说霜降20-10-22
赞胡杨20-10-10
听李少春录制《定军山》有感20-09-20
观赏舞剧《长恨歌》20-07-05
夏至随笔20-06-21
兵马司老宅的左邻右舍(三)20-06-16
兵马司老宅的左邻右舍(二)20-06-16
六一的回忆20-06-02
兵马司老宅的左邻右舍(一)20-06-02
回顾老宅与邻居20-05-26
《生于五十年代》观后20-05-04
(共 6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听李少春录制《定军山》有感
2020-09-20
作者:刘光文
听李少春录制《定军山》有感
李少春是我最敬佩的京剧大师。他的文武全才即使在上个世纪的四十或五十年代的京剧鼎盛时期也是无与伦比的。六十年代初,他以文武兼熟的杰作《野猪林》为后世留下了他的艺术绝笔。每当在网上搜寻到他的有关文章和影像资料,看后都有一种苦楚之感。第一段影像,1958年出访日本,全部《三岔口》。李少春已年到三十九岁。但在整出短靠武生戏中依旧炉火纯青,武功精练程度不亚于青年时代,足见功底的深厚。这武功的长年积累也给后辈的学子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他青少时文武兼学,也是戏人生活所迫。秉承父业,在其父"小达子"退居二线时,全部家庭生话负担全在他的两个肩上,多个本事多口饭,不间断的勤学苦练,文拜余叔岩,武学杨小搂,当学成再露,登台献艺时,也能在京津沪地区名声大燥了。建国初期的李少春正值年富力强的中年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名的文艺方针,使他唤发青春与才智,并不落后于时代。精编,改编传统戏,移植现代戏层出不穷,我曾看过他的改编传统剧:云罗山,将相和。现代剧目:林海雪原,白毛女,红灯纪更为出彩。其中的剧情编排与唱腔,无一不是李少春亲自精心设计。艺术潜能的发挥使他的艺术登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而政治运动的漩涡也让这些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术家人人自危。一九五七年的反右运动,内定的剧团中直指叶盛兰,演员们必须站队,为自保多数演员违心的写出文章,连马连良,谭富英,杜近芳,张春华,李少春都在其中,只为能过此关,登台演戏。不久文革成了更大的关口,这些老艺术家们成了主要对象。寻访李少春栏目使我了解到了其中的细节。
《李少春说戏"定军山"》,是我最新搜到的录音资料。之前只欣赏过谭富英的《定军山》唱腔片段。一九七四年是他生活,病痛最艰难的时候。这时候主席想起了传统戏,也使他能够在五七艺术大学任教。在身心具疲的壮态下,依然把全部的艺术积累奉献给学生,整段的唱腔,不烦其累的连续唱出,足见弥留之际的李少春对于再次登上舞台的渴望。当我看到李少春被通知准备录制传统猴戏《安天会》的表现时,我泪目了。李少春被通知录制《安天会》,同事知到他有病缠身,问他身体可行?他当即一跃窜上桌子,回答到,"你看我行吗!"这时他已经五十四岁,不久就突发脑梗去世了。一生钟爱京剧艺术,可望登台献艺的京剧大师最终未能如愿。也为京剧的没落留下了伏笔。
首 页 | 欢聚一堂 | 朝花夕拾 | 回乡掠影 | 霜枫傲雪 | 闲情逸致 | 秋日悠然
服务热线:QQ-1263405402 QQ-1735254379 QQ-34254906 E-mail:gc2l@foxmail.com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4团工程二连暨木材厂全体知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383号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5064664号-6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4团工程二连暨木材厂全体知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383号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5064664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