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录像
《三节》实况录像(一)15-01-09迎新年演出之4《科学的春天来到了》15-01-09
《三节》文艺演出之十15-01-09
《三节》文艺演出之十一15-01-09
迎新年演出之3舞蹈《喜雪》15-01-08
迎新年演出之2合唱《一代知青》15-01-08
迎新年演出之1演奏《兵团战鼓》15-01-08
沪剧【上海老师】14-12-24
北大荒知青文化节艺术节商贸节14-11-17
小苹果《三节》选段214-11-16
打起手鼓唱起歌《三节》选段114-11-15
“妈妈老师”查文红14-11-12
我们台湾宝岛行14-11-06
北大荒啊!我们的故乡(完整版)14-11-06
镜泊湖风光14-05-27
再聚首(34团2014新年团拜会)14-03-31
金秋聚浦江14-02-12
《金秋聚浦江》片尾14-01-18
《金秋聚浦江》片头14-01-18
北大荒故乡行(下)13-09-23
北大荒故乡行(上)13-09-23
难忘黑土情(专辑之3)13-09-09
美丽的村庄13-09-06
难忘黑土地 (专辑之2)13-09-05
2012相聚北京 (专辑之1)13-09-02
秀丽的第二故乡13-09-01
欢迎小陈丽到北京13-04-07
全国最大的农场--八五八农场13-10-06
哈尔滨风景如画13-04-07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接龙
2016-02-25
第二龙接到现在,我觉得需要调整一下方向。我们做的是“成联接龙”,希望不要改成顺口溜接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不少荒友写对联的经验不多,容易跑偏,主要原因是着急,怕接不到。在着急的情绪影响下,就没有时间仔细斟酌用词遣句,写成了不成对的“对联”,就连写联很好的家国也被带着时不时的“跑调”了。 下面我改几副联(由于已经在龙中间,就需要保留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有可能与作者原意有违,见谅。),尽量保留原句中的字词,大家共同探讨改进。先从“快字手”家国的联开始,046: 精卫填海真可叹, 矢志不渝留美名。“精卫填海”是成语,不纠平仄,由于“卫”“海”均为仄,后边的第六字需用平音加以平衡。而下联,应以类似成语来对,可用“愚公移山”来对。改后为:
精卫填海铭宏志, 愚公移山铸美名。再来看玉书的008联,原句: 娘子关前战倭寇, 保家卫国一片心。全联意义甚好,但缺少对的成分,由于上联“子”“前”为仄-平,第六字应用仄音字。下联应选一个三字地名或战役名等名词来对。改后为: 娘子关前劈寇首, 台儿庄上报国心。这里顺便说一下“节点”,“娘子关”“台儿庄”虽均为三字地名,但由于后面有“前”“上”,节点不在第三字,在第四字,因此,第二子也需要讲究。宝兴的041,由于“心”字重了,必须改一下,原句: 心中有情多敞亮, 荒友未见心相连。第一个“心”字是接上联的,不能改。 心心相印群中见, 对对相接网上连。“对对”是说对对联,没有用“对对相联”是顾虑到“联”与后面的“连”字同音,同音字是要对同音字的。“对对相接”虽然不是成语,也勉强可以对上了。张秀云的012: 年已花甲不服老, 荒友擂台显身手。后改为: 荒友擂台试比高。全联的意思不错,对的成分少了,而且收仄。换成“试比高”后,就好多了。上联的“已”“甲”“服”为仄-仄-平,如改“已”为“虽”,则可平仄合律,并加强原意。下联用“再”字呼应上联的“虽”字,这副联成为上下呼应的流水对。 年虽花甲不服老, 笔历沧桑再比高。艾俊武出手,对对的意识很强,只是因初写,有些手生,028上联少了一字,改一下。原句: 新瓶满陈酿液, 老友共品北大荒。下联“友”“品”“大”为“仄-仄-仄”,调整为“同尝”: 新瓶满注浓陈酿, 老友同尝北大荒。北大荒酒是浓香型白酒,市面上可见十年陈酿,虽“浓陈酿”不是专名词,勉强过得去了。 个人管见,相互学习。
首 页 | 欢聚一堂 | 朝花夕拾 | 回乡掠影 | 霜枫傲雪 | 闲情逸致 | 秋日悠然
服务热线:QQ-1263405402 QQ-1735254379 QQ-34254906 E-mail:gc2l@foxmail.com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4团工程二连暨木材厂全体知青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383号
工信部备案:京ICP备15064664号-6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4团工程二连暨木材厂全体知青 版权所有
